热点
物质科学
首页
自然环境
生命科学
信息科学
工程技术
政策
首页
线上推广
实验服务
成果展示
科研产品
探索前沿科技
研网
中国农业大学人才强校丨植物保护学院植物检疫与入侵生物学团队揭示了重大外来昆虫的入侵特征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官网 | 作者:中国农业大学 | 发布时间: 2023-09-05 | 2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检疫与入侵生物学团队在国际知名生态学期刊《应用生态学杂志》(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上在线发表了题为“全球100种最严重的外来入侵昆虫与近缘非入侵种类的特征差异(The world’s 100 worst invasive alien insect species differ in their characteristics from related non-invasive species)”的原创性研究论文。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检疫与入侵生物学团队长期从事外来物种入侵生态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该团队前期研究揭示了以入侵性橘小实蝇为系统的全球扩张过程及入侵格局(Zhao  et al. , 2019, Ecology ;Zhao  et al ., 2019, Ecological Application ),揭示了橘小实蝇与寄主番茄互作的生态机制(Li  et al ., 2023, Journal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该研究团队持续聚焦外来物种入侵风险和机制,建立了全球外来昆虫数据库,种类超过7000种,筛选了我国重大新发/突发/潜在外来入侵物种,构建了入侵风险指数。

虽然入侵物种特征已经成为生态学领域的重要问题,但对区分入侵昆虫和非入侵昆虫的特征知之甚少(Zhao  et al ., 2020,  Journal of Pest Science )。在全球外来昆虫数据库的基础上,该研究筛选了全球入侵最严重的100种入侵昆虫,并建立了一系列入侵生活史参数,包括10项生活史和基因组指标。同时,对入侵物种和非入侵物种进行比较,采用响应比参数分析了入侵特征鉴定。研究发现入侵昆虫存在更多的引入途径,出现在更多的栖息地,并且具有更高的繁殖力、更多的基因、更短的寿命和从卵到成虫的更快发育。物种入侵特征与繁殖体压力、生活史和生物相互作用有关,这取决于所比较的非入侵物种入侵的气候区域。该文章首次使用多物种比较的方法研究了入侵特征,入侵物种(如草地贪夜蛾、烟粉虱、西花蓟马等)的入侵特征存在显著的环境依赖性。这项研究提出了外来入侵昆虫的特征框架,可以指导和改进现有的评估方法来预测外来昆虫的入侵潜力,并成为有力的入侵物种筛选工具。

图1 入侵物种和非入侵物种的特征差异

中国农业大学为该项研究的第一完成单位,赵紫华为第一和通讯作者,德国康斯坦茨大学Mark van Kleunen教授,美国农业部Gadi VP Reddy研究员,南非斯坦伦布什大学Hui Cang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李志红教授为共同作者,中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硕士研究生彭硕和易山青参与了数据收集工作。该研究得到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2021YFC2600401)和中国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引导资金项目(SYND-2021-29)的支持。

Zhao, Z., Hui, C., Peng, S., Yi, S., Li, Z., Reddy, G. V. P., & van Kleunen, M. (2023). The world's 100 worst invasive alien insect species differ in their characteristics from related non-invasive species.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 00, 1–10.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11/1365-2664.14485


本文链接:http://news.cau.edu.cn/kxyj/03d473b0998e46b1914b1793322a006f.htm

广告